close

天冷吃麻辣鍋,再續攤歡唱,必定「失聲」。但聲音沙啞有時可不只是個「小症頭」,而最糟糕的可能:是惡性腫瘤的前兆。
好友相聚,吃麻辣火鍋,再熬夜暢飲歡唱,聲音變得「有磁性」,怎麼清喉嚨,都還是啞的。
從早到晚不停說話的業務員,聲音也總是啞的。定期檢查,才知道聲帶長了息肉,得動小手術切除。
聲音啞了十幾天。喝水、休息也無法改善。到醫院一看,才發現是甲狀腺長了腫瘤。
很多人都碰過聲音沙啞的問題。原因小到大不一而足,最糟糕的版本是,它可能是惡性腫瘤的前兆。
①最常見的原因,是聲帶發炎水腫。
感冒常造成聲帶發炎、腫脹。還有熬夜,也會因為自律神經亢奮,加上水喝得少,組織腫脹或乾燥,影響聲帶黏膜波動,造成聲音沙啞。
飲食也有影響,如咖啡、菸酒、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會讓聲帶發炎水腫。胃食道逆流回流的酸液也會刺激聲帶,影響聲音。這類聲音沙啞最常見,也是最不需擔心的。減少說話、休息、補充水分,多能讓聲音恢復。
②第二類聲音沙啞,則是聲帶或喉部長了息肉或結節引起的。
例如,業務員、老師、歌手等,常因為過度使用聲音,長出息肉或結節,影響聲帶震動。這類病人,早期透過休息可以恢復,也可以開刀切除。但若過度使用聲音,也沒改善發聲方式,就可能一再復發。
③第三類,是最令人擔心的惡性腫瘤。
如喉癌、下咽癌等,都會造成聲音沙啞。值得注意的是,喉部聲帶癌症,在一、二期就可能聲音沙啞;但下咽癌通常到第三期才會出現沙啞,發現不易,因此成為治療效果最差的喉部惡性腫瘤。
除了喉部惡性腫瘤,因為聲帶神經是從大腦出來,經過脖子,又繞到肺上,再經過甲狀腺和食道,穿進喉嚨。這段過程中如果有任何地方發生疾病,都會影響聲帶神經。
也因此,有人因聲音沙啞檢查,卻發現是甲狀腺腫瘤、食道癌,甚至是主動脈瘤、肺結核等。
當聲音沙啞了,一般人可以先檢視自己最近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感冒了?趕工作熬夜比較累?還是吃多了刺激性、燥熱的食物?
如果是這些原因造成的沙啞,可以先喝溫開水,多休息、少說話,清淡飲食,應就能改善狀況。
但如果聲音沙啞持續了兩週以上,甚至狀況變得更嚴重,最好進一步就醫檢查。
此外,如果除了沙啞還合併其他症狀,如咳出血絲、吞嚥疼痛,或是吞口水、喝水容易嗆到,呼吸不順、甚至喉部淋巴摸到腫塊,也要就診,因為可能是癌症前兆。
◆四原則 打造「好聲音」
平時,要維持聲音的動聽,醫師們建議:
①常補充水分。
就像磨刀時沒有水分會澀澀的,補充水分能增加組織潤滑度。洗澡時,讓熱蒸氣濕潤喉嚨也是好方法。補充水不要一次灌,要少量多次。
②慎用補充療法。
如果是感冒引發的沙啞,有的人會自己去買消炎成藥服用。要注意如果症狀持續太久,一定要求醫,不要因此忽略可能的疾病。
而坊間流傳吃烤橘子、喝澎大海、羅漢果或加鹽沙士等可以改善沙啞。這些經驗,醫學雖不見得有明確科學根據,但如果是新鮮天然材料,利於補充水分,且不過量食用,則對身體無害。
提醒,高濃度鹽水不適合腎臟不好的人,而如枇杷膏可能糖分較高,糖尿病的人要小心使用。市售喉糖、薄荷糖如果太清涼,在聲音沙啞的急性期不要服用,因為清涼會加速水分蒸散,讓喉嚨更乾。
一般人常會在喉嚨乾或癢時咳嗽來「清喉嚨」,醫師們都建議避免。因為清喉嚨會拉扯聲帶,加重症狀。
③清淡飲食。
避免菸酒、咖啡與刺激性食物等。一方面避免刺激,造成聲帶腫脹,再者可以減緩胃食道逆流。
④改善說話與發音方式。
「恢復聲音沙啞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不要講話,」許信德說。
此外,盡可能輕聲細語,避免在吵雜的環境下溝通。說話的時候要用腹式發音,減少聲帶與喉部的負擔。
說話時,口腔、鼻子與喉嚨的用力應該平均,有的人會過分倚賴喉音,或是頸部與喉嚨的肌肉過分用力。有個訓練的方式,是將舌頭咬在牙齒間,或咬棉棒練習發音,把說話時過分著力於頸部的力量往上提,就能有所改善。
文:天下雜誌561期/網路轉載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612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