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留學人數創下新高,歸國人數也不斷成長。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下,留學究竟是昂貴的夢想?或是通往高薪的門票?
根據教育部最新的資料統計,2006年申請海外留學的人數高達3.7萬人,比前一年度增加了9.1%,創下10年來留學人數的新高。
長期以來,海外留學人數的多寡,一直是競爭力的重要參考指標;前幾年,當留學人數節節下降時,引起不少來自各界的關注眼光。教育部更廣設各類科獎學金、改變公費留學申請方案,以吸引更多優秀青年負笈海外。
海外留學生普遍被視為有良好的外語能力、較具有國際觀;比起一般國內學生,踏入職場時更有優勢。然而,隨著網路帶來了國際化的學習環境,海外留學的優勢似乎逐漸消退。
◆留學,不是光拿一張文憑
「找工作,海外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國二那一年,就前往英國當小留學生的David這樣回答。取得工程商業管理碩士後,David回到台灣就業,求職時,老闆要求他在40分鐘之內畫出一個圖,做得出來,就錄取了。
「在理工科來說,老闆注重的還是技術和經驗」他說。許多歸國留學生,也逐漸體認到這個事實。留學,並不只是光拿一張文憑就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應付日益競爭的工作環境。
曾經到英國留學1年,拿到英語教育碩士學位的Winnie感受相當深刻。原本從事貿易工作的她,因為看好英語教學市場,決定到英國念研究所。回台以後,卻因為沒有英語教學的資歷,無法從事相關工作,最後只好又回到貿易的老本行。
在美國念完商業管理學士以及碩士學位的Hanna,也遇到類似的困境。以外商為求職第一首選的Hanna,因為沒有工作經驗,遲遲無法進入理想中的企業,在求職的過程中屢經挫折。失業半年以後,只好透過家人的介紹,進入一家本土銀行上班。
◆忘掉「放洋心態」
2006年1月,在美國拿到商業管理碩士學位返台的龍定翔則發現,比他早1個月歸國的朋友,竟然到了現在都還找不到工作;而有些人,則是回國一年半,已經換了3、4次工作。
「不要以為在國外拿到學位,就一定要怎樣。要忘掉『放洋心態』,工作才不會太難找。」目前擔任遠東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營運規劃副理的龍定翔語重心長說道。
留學經驗,並不是找工作時的萬靈丹。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連自己的志趣都還不清楚,就選擇了出國念書,卻在海外痛苦的察覺,並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更有些人,在職場工作幾年,面臨了職涯困境,貿然選擇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再進修,拿到學位後,依然找不到適合的工作。
這些過來人的經驗,明白點出:出國念書,沒有辦法解決現階段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難。留學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與目的,以免徒然耗費時間和金錢。
◆留學是昂貴的夢想
留學的費用,對多數小康家境的人而言,都算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即使以短期學制(1年以下)的碩士課程而論,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動輒就要數百萬。
而近期的研究報告則指出,30歲左右的年輕人,將近六成年薪不到40萬元,花這麼一大筆錢前往海外深造,對個人究竟有什麼價值?值得深思。
◆留學未必能提升語言能力
許多人出國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圓一個夢,夢想值多少錢,每個人心中自有定論。不過,最怕的就是過度美化留學能帶來的附加價值,一無所獲的回台。
舉例而言,許多人留學時,都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英語(外語)能力。從現實環境來看,英語,的確是通往國際性企業的門票,良好的外語能力,不只在外商公司,甚至在不少本土企業中,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因為重視英語能力,部分企業在篩選履歷時,第一關就刷掉非海外留學生,或者語言檢定成績未達一定標準的應徵者。
不過,留學經驗和語言能力之間,未必可以劃上等號。留英多年的David,看過太多的台灣學生,在英國念書,卻還是只跟來自台灣、香港、中國學生交往,完全處於中文環境,英文能力仍在原地踏步。
「有些人廣東話都講得比英語好。」David觀察到,去英國念書的人,多半是想在1年內拿到學歷,「留學對外語能力和國際觀未必有幫助。」他說。
真正能夠實踐夢想、不虛度留學生涯的人,都是事前經過詳細的評估,非常清楚自己人生規劃,對未來已經有所準備的人。
◆工作經驗有助於認清留學目的
比如龍定翔,大學畢業時,就立定志向要到海外取得行銷碩士。他先在國內就職,累積4年工作經驗,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質,認真考慮過每個研究所的特色,最後選定美國亞利桑納Thunder Bird大學的MBA課程。
留學期間,除了接受國際級名師的薰陶,龍定翔的班上同學,來自全球40幾個國家,擴展了他的視野。也因為出發前就掌握了學校的資源,他申請到獎學金,認真讀書、辛勤打工,也用力玩樂,充實地度過一年半的海外求學生涯。最後,更在前往瑞士實習的兩個星期間,受學校推薦到當地企業服務。
基於各方面考量,龍定翔決定返台就業,也很快地在2個月之內,獲得多家外商公司的錄取通知。
目前在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的Jennifer,也是同樣的情形。大學念財管的她,畢業後先在金融產業服務2年。工作期間,她發現自己的強項是在財務方面,評估利弊得失後,決定選擇佛羅里達大學1年制的財務金融研究所就讀。
為了加強自己的英語能力,Jennifer從一開始就決定到華人較少的學校,而且自行飛往當地,尋找其他國籍的室友分租房屋。透過自己的努力,Jennifer的英語能力在短期內突飛猛進,畢業後甚至曾赴紐約,申請到銀行的職務。
Jennifer認為,海外留學相當辛苦,因為語言的隔閡,加上專業課程繁重,即使是本科系出身的她,念起書來,都還是一路連滾帶爬,重頭學起,「曾經有一次,連老師發成績單回來,都看不懂到底在講什麼。」
也因此,她建議想出國念書的人,最好先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不會悔不當初。
◆薪資取決於專業、經驗和資源
事實上,有一定工作經驗再出國留學,再度就業時,可以拿到的待遇也比較好。曾慶熙評估,同期的9位同學中,有工作經驗者,返國後平均年薪都有百萬之譜。 原本就有財經專業的同學,畢業後繼續投入這一行,有人很快就升任高階主管。非本科系而中途轉行的人,敘薪狀況與職銜,則要看原本的經驗和資歷,與新工作的關連度高不高來決定。相對的,最年輕、資歷最淺的同學,則進入外商銀行,從基層開始學起。
「你的Title(頭銜)和Package(薪資福利),跟你個人的年齡、工作經驗和資源綜效有關。」曾慶熙說。
並不是所有留學生都坐享高薪。不少歸國學子,在南部找到工作,月薪也不過3萬多;在台北,平均月薪則大約在4.5~5萬元之間。
也有些留學生,因為北部就業不易,經由學長姊介紹,轉往南部擔任教職,月薪約在6萬元左右。「轉任教職的情形,在設計科系畢業生當中很常見,」Eric說。
◆不要花大錢買工作敲門磚
近兩年來,留學的人數不斷成長,但返國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留學宗主國的經濟不景氣,以及亞洲市場興起的工作機會,讓這兩年的歸國人數達到高點。具有同樣優勢的一群人,競奪有限的工作機會,最終的勝負關鍵,還是在實力。
現在,已經不是花錢買工作敲門磚的時代了。看過一些舉債念書,回來卻遍尋不到工作;或者砸大錢取得名校入學許可,最後卻得到憂鬱症的例子後,龍定翔建議,有心想留學的人,要趁自己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好好的反省自己的興趣、特質,以及未來想要從事的工作是什麼,朝自己的方向努力前進。
「千萬不要亂槍打鳥,只看到熱門科系是什麼,就亂選一個不適合的學校或科系,」龍定翔說。
文:網路轉載
◆留學,不是光拿一張文憑
「找工作,海外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國二那一年,就前往英國當小留學生的David這樣回答。取得工程商業管理碩士後,David回到台灣就業,求職時,老闆要求他在40分鐘之內畫出一個圖,做得出來,就錄取了。
「在理工科來說,老闆注重的還是技術和經驗」他說。許多歸國留學生,也逐漸體認到這個事實。留學,並不只是光拿一張文憑就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應付日益競爭的工作環境。
曾經到英國留學1年,拿到英語教育碩士學位的Winnie感受相當深刻。原本從事貿易工作的她,因為看好英語教學市場,決定到英國念研究所。回台以後,卻因為沒有英語教學的資歷,無法從事相關工作,最後只好又回到貿易的老本行。
在美國念完商業管理學士以及碩士學位的Hanna,也遇到類似的困境。以外商為求職第一首選的Hanna,因為沒有工作經驗,遲遲無法進入理想中的企業,在求職的過程中屢經挫折。失業半年以後,只好透過家人的介紹,進入一家本土銀行上班。
◆忘掉「放洋心態」
2006年1月,在美國拿到商業管理碩士學位返台的龍定翔則發現,比他早1個月歸國的朋友,竟然到了現在都還找不到工作;而有些人,則是回國一年半,已經換了3、4次工作。
「不要以為在國外拿到學位,就一定要怎樣。要忘掉『放洋心態』,工作才不會太難找。」目前擔任遠東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營運規劃副理的龍定翔語重心長說道。
留學經驗,並不是找工作時的萬靈丹。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連自己的志趣都還不清楚,就選擇了出國念書,卻在海外痛苦的察覺,並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更有些人,在職場工作幾年,面臨了職涯困境,貿然選擇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再進修,拿到學位後,依然找不到適合的工作。
這些過來人的經驗,明白點出:出國念書,沒有辦法解決現階段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難。留學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與目的,以免徒然耗費時間和金錢。
◆留學是昂貴的夢想
留學的費用,對多數小康家境的人而言,都算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即使以短期學制(1年以下)的碩士課程而論,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動輒就要數百萬。
而近期的研究報告則指出,30歲左右的年輕人,將近六成年薪不到40萬元,花這麼一大筆錢前往海外深造,對個人究竟有什麼價值?值得深思。
◆留學未必能提升語言能力
許多人出國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圓一個夢,夢想值多少錢,每個人心中自有定論。不過,最怕的就是過度美化留學能帶來的附加價值,一無所獲的回台。
舉例而言,許多人留學時,都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英語(外語)能力。從現實環境來看,英語,的確是通往國際性企業的門票,良好的外語能力,不只在外商公司,甚至在不少本土企業中,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因為重視英語能力,部分企業在篩選履歷時,第一關就刷掉非海外留學生,或者語言檢定成績未達一定標準的應徵者。
不過,留學經驗和語言能力之間,未必可以劃上等號。留英多年的David,看過太多的台灣學生,在英國念書,卻還是只跟來自台灣、香港、中國學生交往,完全處於中文環境,英文能力仍在原地踏步。
「有些人廣東話都講得比英語好。」David觀察到,去英國念書的人,多半是想在1年內拿到學歷,「留學對外語能力和國際觀未必有幫助。」他說。
真正能夠實踐夢想、不虛度留學生涯的人,都是事前經過詳細的評估,非常清楚自己人生規劃,對未來已經有所準備的人。
◆工作經驗有助於認清留學目的
比如龍定翔,大學畢業時,就立定志向要到海外取得行銷碩士。他先在國內就職,累積4年工作經驗,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質,認真考慮過每個研究所的特色,最後選定美國亞利桑納Thunder Bird大學的MBA課程。
留學期間,除了接受國際級名師的薰陶,龍定翔的班上同學,來自全球40幾個國家,擴展了他的視野。也因為出發前就掌握了學校的資源,他申請到獎學金,認真讀書、辛勤打工,也用力玩樂,充實地度過一年半的海外求學生涯。最後,更在前往瑞士實習的兩個星期間,受學校推薦到當地企業服務。
基於各方面考量,龍定翔決定返台就業,也很快地在2個月之內,獲得多家外商公司的錄取通知。
目前在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的Jennifer,也是同樣的情形。大學念財管的她,畢業後先在金融產業服務2年。工作期間,她發現自己的強項是在財務方面,評估利弊得失後,決定選擇佛羅里達大學1年制的財務金融研究所就讀。
為了加強自己的英語能力,Jennifer從一開始就決定到華人較少的學校,而且自行飛往當地,尋找其他國籍的室友分租房屋。透過自己的努力,Jennifer的英語能力在短期內突飛猛進,畢業後甚至曾赴紐約,申請到銀行的職務。
Jennifer認為,海外留學相當辛苦,因為語言的隔閡,加上專業課程繁重,即使是本科系出身的她,念起書來,都還是一路連滾帶爬,重頭學起,「曾經有一次,連老師發成績單回來,都看不懂到底在講什麼。」
也因此,她建議想出國念書的人,最好先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不會悔不當初。
◆薪資取決於專業、經驗和資源
事實上,有一定工作經驗再出國留學,再度就業時,可以拿到的待遇也比較好。曾慶熙評估,同期的9位同學中,有工作經驗者,返國後平均年薪都有百萬之譜。 原本就有財經專業的同學,畢業後繼續投入這一行,有人很快就升任高階主管。非本科系而中途轉行的人,敘薪狀況與職銜,則要看原本的經驗和資歷,與新工作的關連度高不高來決定。相對的,最年輕、資歷最淺的同學,則進入外商銀行,從基層開始學起。
「你的Title(頭銜)和Package(薪資福利),跟你個人的年齡、工作經驗和資源綜效有關。」曾慶熙說。
並不是所有留學生都坐享高薪。不少歸國學子,在南部找到工作,月薪也不過3萬多;在台北,平均月薪則大約在4.5~5萬元之間。
也有些留學生,因為北部就業不易,經由學長姊介紹,轉往南部擔任教職,月薪約在6萬元左右。「轉任教職的情形,在設計科系畢業生當中很常見,」Eric說。
◆不要花大錢買工作敲門磚
近兩年來,留學的人數不斷成長,但返國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留學宗主國的經濟不景氣,以及亞洲市場興起的工作機會,讓這兩年的歸國人數達到高點。具有同樣優勢的一群人,競奪有限的工作機會,最終的勝負關鍵,還是在實力。
現在,已經不是花錢買工作敲門磚的時代了。看過一些舉債念書,回來卻遍尋不到工作;或者砸大錢取得名校入學許可,最後卻得到憂鬱症的例子後,龍定翔建議,有心想留學的人,要趁自己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好好的反省自己的興趣、特質,以及未來想要從事的工作是什麼,朝自己的方向努力前進。
「千萬不要亂槍打鳥,只看到熱門科系是什麼,就亂選一個不適合的學校或科系,」龍定翔說。
文:網路轉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